汤锅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汤锅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新闻】中国跑步进入老龄社会人口红利渐尽垂枝圆柏

发布时间:2020-10-19 00:39:40 阅读: 来源:汤锅厂家

中国跑步进入老龄社会?人口红利渐尽

三农直通车

全国讯:三农直通车综合报道: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准,我国内地总人口为13.4亿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已经达到13.26%。这预示,在未来一到两年,我国将正式迈入“老龄社会”。

虽然关于人口红利消失、刘易斯拐点来到尚存争议,老龄化社会的来临,确凿无疑地表明,上述趋势已定,并在加快脚步。为了不使老龄化拖累经济,我国惟有充分挖掘现有劳动力年龄优势,提高工资进而促进生产率,并引导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转移升级。

老龄社会来临 社保负担加重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准,我国内地总人口为13.4亿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已经达到13.26%。按照联合国传统标准,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的10%,为“老龄化社会”,超过14%为“老龄社会”。也就是说,在未来一到两年,我国将正式迈入“老龄社会”。

根据联合国的《世界人口展望》,本世纪中叶之前,我国人口动态有三个转折点:第一,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从2006年开始进入稳定期,而从2010年起趋于下降;第二,劳动年龄人口的绝对数量在2015年附近到达9.98亿的顶峰,2030年以后则大幅度减少;第三,总人口在2030年前后达到峰值,为14.62亿人,随后绝对数量减少。同时,根据中国社科院的研究,2009年,我国的劳动年龄人口比例达到72.35%的峰值,而后总量开始下降,预计2030年或下降到67.42%。

老龄化社会,首先给社会保障带来挑战。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教研室主任王向前告诉南都记者,在全国各城市中,上海已提前步入老龄社会,上海政府每年要拿出100多亿元来补贴社保基金,并且这一金额还将逐年上涨,成了上海政府最为头疼的问题。而这一现象预计将在更多城市出现,向全国蔓延。

根据中国人口年龄构成,国泰君安宏观研究团队估算,预计中国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在2010年前后将达到顶点,相应抚养比也达到底点,未来抚养比将会缓慢回升。社会抚养比是指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对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是衡量社会人均劳动年龄人口的抚养负担的指标。

人口红利渐尽 生产率提升空间仍大

此前,我国受益于人口红利而实现经济高增长。并且,由于城乡二元格局,我国经济还具备农业过剩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迁徙的特点。但当农业剩余劳动力被全部吸收完毕,便到达“刘易斯拐点”,即农村剩余劳动力无限供给状况即将结束的转折点。

那么,未来一到两年,我国的人口红利要消失了吗?刘易斯拐点真的到了?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教研室主任王向前昨天接受南都记者采访表示,步入老龄化社会,也就代表人口红利消失,刘易斯拐点来到。“现在不只城市民工荒,河南有的农村盖房子都找不到人,”王向前说,“劳动力充裕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银河证券分析师秦晓斌、王昉亦认为,前述预测数据表明,我国当前的“人口红利”已经接近尾声;从2010-2015年,我国将从“人口红利”阶段逐渐进入“人口负债”阶段。而且,从目前民工荒、民工工资上涨等情况看,刘易斯拐点已经来临。可以说,这代表了业内不少人士的普遍观点。

但耶鲁大学金融经济学教授陈志武接受南都记者采访认为,我国农村尤其是西部地区,还有大量剩余劳动力,并未完全流入城市;并且,由于农民工工资低廉,还有充分的涨薪空间,从而提高生产率。由此,我国的人口红利并未完全用尽,亦尚未达到刘易斯拐点,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国泰君安宏观研究团队亦提出,步入老龄化社会,但并不能代表中国的劳动力年龄优势已经丧失。2010年,我国0-14岁人口占比9%,65岁以上人口占比为17%,15-64岁人口占比为74%,计算出来人口抚养比为0.34。现阶段中国抚养比远低于当年日本或是韩国抚养比的最低点,即使考虑到未来5年后抚养比的上升,我国抚养比仍能处于较低水平,中国劳动力年龄优势仍然存在。而且,中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最大,预计未来在工资持续上涨与城市化的带动下,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移速度仍维持在高位,并支撑中国的经济增长。

倒逼产业升级 中西部或创造机遇

不论是否接近拐点,趋势都明朗而确定。随着我国迈入老龄化社会,劳动力乃至经济结构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对此,银河证券对比日本和美国的经验,做了一番研究。

日本在战后经济发展初期,依托人口资源优势首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随后当人口抚养比快速回落时期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开始大力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随后的人口转变使得各类资源约束愈加显现,倒逼技术密集型产业快速推进,产业结构成功升级。

再看美国。1860-1920年,美国第一次西进运动,人口增长快速,并由乡村大量流入城市,美国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1960年至今,东北部老工业基地人口再次大量迁往西部和南部具有新能源、新兴工业的“阳光地带”,与高科技结合完成了产业结构的升级转换。美国西部丰富的资源优势,有助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并随后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升级,反过来带动了东部的新一轮结构调整。

结合日本和美国的经验,银河证券分析师秦晓斌、王昉认为,随着我国人口红利逐渐衰减,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并将有三个方面。

首先是从低端到高端,从产业链中低附加值的加工制造环节开始,向上下游延伸到设计、品牌建立和营销渠道控制等高附加值的产业链环节。这点已经进行,无须赘述。

其次是东部到中西部,产业梯次转移创造机遇。目前,由于东部沿海城市工资水平随经济发展不断上升,中西部地区人口仍会不断向东部地区迁移。但是,随着东部发达城市的实际用工成本上涨,将迫使劳动密集型产业率先转向中西部地区。

银河证券认为,低端产业向“后进”地区转移是不可阻挡的趋势,为此,应利用我国东中西部经济结构的阶梯特点,通过部分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的转移来替代向国外的转移,缓解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

此外,人口扶养比上升意味着劳动力成为相对稀缺的资源,未来服务业将呈现高速增长态势。银河证券分析,过去30年,中国的居民消费水平处于消费抑制阶段,导致居民消费率呈现趋势性的下降。但随着老龄化社会来临人口红利时期积累的财富存量将释放消费潜力,而劳动力成本上升提高当期收入增强消费能力。此外,保障体系完善与政策支持解除消费后顾之忧亦将增强消费意愿。由此,制约消费增长的因素已经或正在发生改变,目前整体上已经进入“消费普及”阶段。分地区来说,沿海发达地区及中心城市已率先迈过“消费普及”进入“高额群众消费”阶段,而中西部地区则开始进入“消费普及”阶段。

北京牛皮癣医院

广州白癜风医院

乌鲁木齐治皮肤病医院哪家好

治妇科疾病的医院哪家好